初中語文試卷答題萬用公式
來源:易賢網 閱讀:883 次 日期:2016-07-26 11:59:45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初中語文試卷答題萬用公式”,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一、文中的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我們在答這類題的時候,要從兩個方面來作答:它本身的作用;還要結合句子的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二、談談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這樣的話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在文章開頭,它的作用就是: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做鋪墊、總領下文

如果在文中,就是: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如果在文章結尾,就是: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

三、請對文章的段落大意進行概括和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四、某句話的某個詞換成另外一個行嗎?請說明理由

如果該詞是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范圍等),換了它后句子意思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如果調換了,就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規(guī)律不一致,這些詞都是遞進關系,不能調換

六、對某句話的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指代、象征等表現(xiàn)手法,答題時要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

答題時,按照這些公式,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

更多信息請查看初中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初中語文試卷答題萬用公式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