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來源:武漢工程大學 閱讀:1601 次 日期:2016-11-18 14:58:25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7年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設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學四個本科專業(yè)和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博士點。現有在校本科生1800余名,在校研究生200余名。學院人才培養(yǎng)得到社會高度認可。

學院現擁有“等離子體化學與新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微波等離子體工程技術中心”、“新型環(huán)保與醫(yī)用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究平臺,現有實驗室面積5000余 平方米,萬元以上設備112 臺套,儀器設備總值4000余萬元。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78余名,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導師16人,碩士生導師47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超過80%,現有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2人,“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5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6人,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獲得者8人。

學院十分重視科研成果為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服務。近幾年來,學院教師在微波等離子體技術、生物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功能礦物材料、高分子基復合材料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微波等離子體技術開發(fā)和應用方面居國內先進水平。五年來,學院教師獲得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863計劃)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余項,科研經費年均700余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發(fā)表論文400多篇,SCI、EI、ISTP收錄論文300余篇。

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點簡介

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于2013年1月通過立項建設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擬授權一級學科評審(見學位辦【2013】3號文),2013年7月,武漢工程大學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為我校博士學位授權學科(見學位[2013]15號文)。

本學科為湖北省一級重點特色學科,現有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和材料加工工程3個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崗位。本學科以湖北省教育廳優(yōu)秀中青年創(chuàng)新團隊“等離子體技術及其在材料中的應用”、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群體“腫瘤靶向性納米電子順磁共振成像診斷劑的研究”和武漢工程大學“材料學”學術創(chuàng)新團隊為基礎,通過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形成了一支穩(wěn)定的學術隊伍,現有教授30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導師16人。

本學科點擁有“湖北省等離子體化學與新材料重點實驗室”、“湖北省道路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微波等離子體應用技術研究工程中心”,與其它學科和單位共享“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磷資源開發(fā)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7個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基地,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平臺。現有教學科研實驗室5000余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5000余萬元。

本一級學科注重學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如下:

(一)等離子體技術與薄膜材料 在等離子體技術應用方向,以新興產業(yè)如薄膜硅太陽能電池、功能薄膜和納米材料等領域所需的等離子體關鍵設備與技術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電磁技術和大功率高穩(wěn)定度微波源的研究,研制了大面積高均勻度表面波微波等離子體源和系列微波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裝置,在MPCVD金剛石、微晶/非晶硅薄膜、碳納米管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特色和優(yōu)勢。

(二)靶向醫(yī)用材料 在靶向醫(yī)用材料方向,開展了靶向藥物與生物醫(yī)用材料的研究,研究腫瘤靶向電子順磁共振成像診斷劑、器官或組織靶向性磁共振成像造影劑、腫瘤靶向性高分子緩釋抗癌藥物;研究量子點等熒光納米粒子及其在癌癥治療、醫(yī)學成像等領域的應用。

(三)功能礦物材料 在功能礦物材料方向,提出中低品位磷礦物正—反浮選理論并實現了湖北大峪口、王集磷礦,云南海口、云南磷礦等極其難選的大型磷礦物的富集;直接利用中低品位天然膠磷礦,采用模板誘導/均相沉淀法制備了長徑比可控的磷灰石晶須及孔徑可控的磷灰石多孔材料, 率先提出了臺階晶須生長機理與泡界模板組裝法成孔機理。

(四)光電功能材料 在光電功能材料方向,通過分子設計及組裝,研制出具有光電可控性能的新型復合材料,并研究新功能材料在工程中的應用。

(五) 材料精密成形與微納制造 在濕膜精密成形鑄造、剛型精密成形鑄造、高精度造芯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揭示精密鑄造鋁合金凝固組織的控制機理,探索便捷、經濟、有效的鋁合金精細化鑄件凝固新方法;研究微納器件工藝原理,探索微波等離子體用于微納器件制備的新技術,提出納米鐵電薄膜無損傷刻蝕工藝原理,實現納米集成鐵電學器件研制。開展納米表面功能化及表面構建(納米形貌特征、納米簇涂層)、納米結構(納米點、納米線及其陣列)可控合成等研究,掌握納米點、納米線及其陣列、圖形化納米薄膜及功能涂層制備的關鍵技術。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