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之名詞解釋(1)
來源:易賢網(wǎng) 閱讀:1805 次 日期:2017-03-15 16:28:38
溫馨提示:易賢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了“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之名詞解釋(1)”,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

《新青年》: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創(chuàng)刊于上海,原名《青年雜志》,陳獨秀主編。“五四”前后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同時進行了新文化運動和文學改革運動。創(chuàng)刊號發(fā)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學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張,1917年初發(fā)表了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正式掀起文學革命。1918年5月,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發(fā)表于其上。該刊還廣泛譯介外國文學。1920年9月,它成為上海共產(chǎn)主義小組機關(guān)刊物,1926年終刊。

學改良芻議:1917年發(fā)表于《新青年》,是倡導文學革命的第一篇理論文章,對文學革命在理論上作出了重要貢獻。提出文學改良應從“八事”入手: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呻吟、務(wù)去濫調(diào)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文章宣揚的是一種反擬古主義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想,從不同角度針貶了舊文壇的復古主義和形式主義流弊,粗淺的觸及了文學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文學的時代性與社會性以及語言變革等問題,初步闡明了新文學的要求和推行白話文的立場。

文學革命論:1917年2月發(fā)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堅定的文學革命的立場,明確提出“三大主義”作為新文學的征戰(zhàn)目標。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shè)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shè)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shè)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從內(nèi)容到形式對封建舊文學持批判否定態(tài)度,主張以革新文學作為革新政治、改造社會之途。

“人的文學”: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學》,對當時的文學革命影響很大。周作人從個性解放的要求出發(fā),充分肯定人道主義,強調(diào)一種“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義為本,對于人生諸問題,加以記錄研究的文字,便謂之人的文學”,認為新文學即人的文學,應充分表現(xiàn)“靈肉一致”的人性。這深深影響了五四時期表現(xiàn)個性解放主題的創(chuàng)作,“人的文學”成為五四時期文學的一個中心概念。在《平民文學》中,周作人進一步闡述“人的文學”的主張,強調(diào)文學須應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與“真摯”的原則,并申明“以真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學觀念,這對五四時期尤其是為人生派的創(chuàng)作影響很大。

雙簧信:1918年錢玄同和劉半農(nóng)的雙簧戲,正式拉開了新文學與封建復古主義思潮斗爭的序幕。復古主義者反對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卻暫時沒有人公開出來講話。于是錢玄同把社會上的各種反對意見歸納起來,化名“王敬軒”寫給《新青年》編者寫信,再由劉半農(nóng)寫復信予以批駁,兩信同時發(fā)表,名為《文學革命之反響》,借以擴大文學革命的影響,引起了廣泛的社會注意。

林蔡之爭:最早代表復古主義文學思潮出來反對文學革命的是林紓(琴南)。這位古文家極力反對以白話文代替文言,寫了《論古文白話之消長》《致蔡鶴卿太史書》,對白話文運動大張撻伐,又在《新申報》上發(fā)表《荊生》《妖夢》等文言小說,影射攻擊文學革命領(lǐng)袖。北大校長蔡元培在致林紓公開信中則重申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則,李大釗、魯迅也發(fā)文譴責“國粹家”歷史倒退行為。林紓所代表的守舊派對新文學的反攻,并沒有什么理論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擊和政治要挾的層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學陣線義無反顧的抗爭。

學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創(chuàng)辦的《學衡》月刊,主要成員有東南大學的梅光迪、胡先骕、吳宓等,他們既是歐美留學生,又是大學教授。他們以《學衡》為陣地,打著“學貫中西”旗號,提倡尊孔讀經(jīng)、復古倒退,攻擊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和開始在中國傳播的馬列主義。1933年,《學衡》???。

甲寅派:得名于《甲寅》雜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復刊后,成為章士釗等宣傳復古思想,反對白話文,為鎮(zhèn)壓進步學生運動制造輿論,維護 軍閥統(tǒng)治,抨擊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經(jīng)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陣營的奮力批駁,甲寅派很快敗下陣。至此,白話與文言之爭以白話文的勝利而告終。

鴛鴦蝴蝶派: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狹邪小說《花月痕》中的詩句“卅六鴛鴦同命鳥,一雙蝴蝶可憐蟲”。因其內(nèi)容多寫才子佳人情愛,又因鴛蝴派刊物中以《禮拜六》影響最大,故又稱“禮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亞、周瘦鵑、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禮拜六》《小說時報》《眉語》等。他們的文學主張,是把文學作為游戲、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說為骨干、情調(diào)和風格偏于世俗、媚俗的總體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亞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廣陵潮》。這股文學思潮存在時間較長,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這一流派的出現(xiàn)有社會和文學自身原因,在從古代小說到現(xiàn)代小說的過渡期間起過一定的承前啟后作用。

黑幕小說:中國近代小說流派 。約在1915~1918年間與鴛鴦蝴蝶派前后相繼,盛行于上海。當時多種雜志、大小報副刊均刊載這類小說,代表作是1918年出版的《中國黑幕大觀》及續(xù)集。此類小說反映了這一流派作者游戲的、消遣的、趣味主義的文學觀?!吨袊谀淮笥^》洋洋百萬言,涉及社會各界人物、事件,但不外乎都是些風流案件、私娼秘史之類,專以揭露陰私、潑污水、進行人身攻擊為能。雖然揭露了社會上的種種丑惡,但在寫法上赤裸裸地描繪現(xiàn)實,社會效果適得其反,有些作品還成了軍閥、政客相互中傷、攻訐的工具,在五四運動后即銷聲匿跡。錢玄同、沈雁冰、魯迅曾撰文加以批判。

更多信息請查看考研
易賢網(wǎng)手機網(wǎng)站地址: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之名詞解釋(1)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wǎng)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wù)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guān)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quán)所有:易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