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語言的前身叫作Livescript。自從Sun公司推出著名的Java語言之后,Netscape公司引進了Sun公司有關Java的程序概念,將自己原有的Livescript 重新進行設計,并改名為JavaScript。
JavaScript是一種基于對象和事件驅動并具有安全性能的腳本語言,有了JavaScript,可使網頁變得生動。使用它的目的是與HTML超文本標識語言、Java 腳本語言一起實現(xiàn)在一個網頁中鏈接多個對象,與網絡客戶交互作用,從而可以開發(fā)客戶端的應用程序。它是通過嵌入或調入在標準的HTML語言中實現(xiàn)的。
JavaScript具有很多優(yōu)點:
1.簡單性 JavaScript是一種腳本編寫語言,它采用小程序段的方式實現(xiàn)編程,像其它腳本語言一樣,JavaScript同樣已是一種解釋性語言,它提供了一個簡易的開發(fā)過程。它的基本結構形式與C、C++、VB、Delphi十分類似。但它不像這些語言一樣,需要先編譯,而是在程序運行過程中被逐行地解釋。它與HTML標識結合在一起,從而方便用戶的使用操作。
2.動態(tài)性 JavaScript是動態(tài)的,它可以直接對用戶或客戶輸入做出響應,無須經過Web服務程序。它對用戶的反映響應,是采用以事件驅動的方式進行的。所謂事件驅動,就是指在主頁中執(zhí)行了某種操作所產生的動作,就稱為“事件”。比如按下鼠標、移動窗口、選擇菜單等都可以視為事件。當事件發(fā)生后,可能會引起相應的事件響應。
3.跨平臺性 JavaScript是依賴于瀏覽器本身,與操作環(huán)境無關,只要能運行瀏覽器的計算機,并支持JavaScript的瀏覽器就可以正確執(zhí)行。
4.節(jié)省CGI的交互時間 隨著WWW的迅速發(fā)展有許WWW服務器提供的服務要與瀏覽者進行交流,確瀏覽的身份、需服務的內等等,這項工作通常由CGI/PERL編寫相應的接口程序與用戶進行交互來完成。很顯然,通過網絡與用戶的交互過程一方面增大了網絡的通信量,另一方面影響了服務器的服務性能。服務器為一個用戶運行一個CGI時,需要一個進程為它服務,它要占用服務器的資源(如CPU服務、內存耗費等),如果用戶填表出現(xiàn)錯誤,交互服務占用的時間就會相應增加。被訪問的熱點主機與用戶交互越多,服務器的性能影響就越大。
JavaScript是一種基于客戶端瀏覽器的語言,用戶在瀏覽中填表、驗證的交互過程只是通過瀏覽器對調入HTML文檔中的JavaScript源代碼進行解釋執(zhí)行來完成的,即使是必須調用CGI的部分,瀏覽器只將用戶輸入驗證后的信息提交給遠程的服務器,大大減少了服務器的開銷。
更多信息請查看IT技術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