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山行》
來源:易賢網(wǎng) 閱讀:1301 次 日期:2015-09-14 15:24:24
溫馨提示:易賢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了“《魯山山行》”,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作品賞析

譯文

魯山層巒疊嶂,千峰競秀,一高一低,蔚為壯觀,正好投合我熱愛大自然景色的心情

走到一處可以看到一座好峰,再走向另一處,又可以看到另一座奇嶺,一個人在山間小路上行走,曲曲彎彎,走著走著,連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時竟迷失了方向

山林空蕩,冰霜下落,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禿禿的樹上;透過稀疏的樹縫,還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飲水

在山中走著走著,幽靜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見炊煙,自己也懷疑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問一聲,“人家在何許(何處)”;正在沉思的時候,忽聽得從山間白云上頭傳來“喔喔”一聲雞叫。噢,原來住家還在那高山頂哩

注釋

①魯山:在今河南魯山縣。

②適:恰好。野情:喜愛山野之情。愜:心意滿足。

③隨處改:是說山峰隨觀看的角度而變化。

④幽徑:小路。

⑤熊升樹:熊爬上樹。

⑥何許:何處,哪里。

⑦云外:形容遙遠。一聲雞:暗示有人家。

賞析

賞析一:

這首詩是由北宋大詩人梅堯臣寫的一首五言律詩,梅堯臣是宋詩開山祖師,首聯(lián):看見了山野非常喜愛,心中很滿足,群山連綿起伏的,時高時低,一個愜字,足以體會出當時作者的心情,頷聯(lián):優(yōu)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靜的小路上,仿佛走進了迷宮似的一個迷字,說明詩人當時被路高迷糊了的優(yōu)雅心情,頸聯(lián):霜落了下來,隱隱約約好像看見熊在上樹,鹿在喝水,獨特的視覺感受,讓讀者如臨其境。尾聯(lián)巧妙的運用了設問手法,寫出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語境,移步換景,一幅原生態(tài)的畫面映入眼簾,表達出詩人超脫,淡泊的閑適恬靜心態(tài)

賞析二:

這首詩寫的是魯山山行所見山野風景。

開頭一句即表達出對山野景物的喜愛,第二句交代喜愛的原因:“千山高復低”。按常理,應該是“千山復高低”的景象,使得詩人感到正好與自己喜歡山野風景的情趣相合,現(xiàn)在倒過來寫,強調了詩人對山野風光的喜愛,也是詩的構思所決定的。第二聯(lián)第一句便承“千山”寫“好峰隨處改”。“好峰”便是“千山”;“隨處改”,到處都可以看到千山的不同姿態(tài),便是“高復低”的具體化。第四句扣題目“山行”,寫獨個兒在幽深的小路上行走容易迷路,這也是好峰隨處變化所導致的結果;當然也通過“幽徑”寫出了千山好峰的幽深,開拓了山野的境界。第三聯(lián)兩句通過“熊升樹”、“鹿飲溪”進一步寫山野景物,點明了山行的節(jié)令:“霜落”。如果說“千山高復低”是相對的靜態(tài)景物的話,這兩句則是專寫動態(tài)景物。所以中間兩聯(lián)四句收到了動靜相襯的效果。最后兩句寫人家的所在。人家在哪里?在遙遠的白云之外,因為聽到了一聲雞鳴。

這首詩語言樸素,描寫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隨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達了詩人的“野情”。另外,詩境的揭示與開拓也留給人不盡的余韻。

賞析三:

魯山層巒疊嶂,千峰競秀,一高一低,蔚為壯觀,正好投合我愛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這就是開頭兩句詩的意思,說明所以要登魯山游覽,是因為內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第二聯(lián)寫山行,走到一處可以看到一種好峰,再走向另一處,又可以看到另一種奇嶺,所以說“隨處改”。“隨處改”這個“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動,總是一個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為“行”,所以好峰才處處改,由一個畫面換成另一畫面。以“改”字體現(xiàn)“行”,正切合詩題“山行”的意思。一個人在山間小路上行走,曲曲彎彎,走著走著,連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時竟迷失了方向。“幽徑獨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詩中說的,一是曲徑幽深,容易走錯路,二是獨行,自己一個人,無人指路,也容易走錯路,于是“迷”了。這里把一人個游山的體驗逼真地表現(xiàn)出來了。

從前半首看,我們還不知他是在什么時候登山的,是春天還是秋天?讀到第三聯(lián)的“霜落”、“林空”,我們才知道他是在秋天登山的,因為秋天才有霜,霜凍使得樹葉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樹木一棵棵都光禿禿的,好象空蕩蕩的。這種“林空”的感覺,是秋天才有的。山林空蕩,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禿禿的樹上;透過稀疏的樹縫,還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飲水。這一聯(lián)勾畫出了一幅很動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圖。這畫面是動的,熊在爬樹,鹿在飲水,可是詩意卻是靜的,表現(xiàn)了山中人跡罕到、非常幽靜的境界,這也是所謂動中有靜的寫法。

在山中走著走著,幽靜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見炊煙,自己也懷疑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問一聲“人家在何許(何處)”;正在沉思的時候,忽聽得從山間白云上頭傳來“喔喔”一聲雞叫。噢,原來住家還在那高山頂哩。這最后一句“云外一聲雞”,非常自然,確實給人以“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的感覺。

更多信息請查看古詩大全

更多信息請查看宋代
上一篇:《陶者》
下一篇:《東溪》
易賢網(wǎng)手機網(wǎng)站地址:《魯山山行》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wǎng)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宋代
夜登金山03月02日
詠鸚鵡12月29日
詠杜鵑花12月29日
詠零陵12月29日
詠愁12月29日
東湖新竹12月29日
詠初日12月29日
詠草12月29日
殘葉12月29日
還自廣陵12月29日
趙昌寒菊12月29日
暗香疏影12月29日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wǎng)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