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述】
在《輝煌中國》的第二集---協(xié)調發(fā)展,片中講到了位于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xiāng)阿土勒爾寸的故事,這個大涼山的腹地上,坐落著一個被稱為“懸崖村”的地方,海拔落差1600米,懸崖頂?shù)拇迓渑c世隔絕,人們的出行依靠著17段藤條和木棍編織的藤梯,去年來到這里的商報記者曾描述,這險關天塹,簡直就不是人走的路,而是猴子走的,每走一步都感覺在挑戰(zhàn)極限。而這一處天塹,是中國扶貧的險關之一。
【模擬命題】
天塹變通途也是扶貧,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當?shù)卣疄榱隧憫獓曳鲐毺栒?,為了切實解決懸崖村的出行難、收入少、到達精準扶貧的目的,克服了多重困難,投入財力物力人力,修建鋼梯,修路致富,成為了扶貧工作“因村施側、因戶施策”的典范。
目前中國仍然有12.8萬個貧困村,懸崖村就是其中之一,之前村民們人均年收入低下,由于路途艱險,賣糧難,發(fā)展難,甚至連村里的年輕小伙子都娶不到新娘。首先,由于沒有通路,當?shù)卮迕竦倪m齡兒童也許得不到入學的保障,兒童們得不到應有的教育,而已經(jīng)開始上學了的兒童,因為年幼體弱,攀爬如此藤梯很容易出現(xiàn)意外危險;其次,道路不通,村民們就算有良好的收成,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農(nóng)產(chǎn)品也運輸不出去,導致村民們收入提不上來,享受不到更好的生活。甚至連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受此影響,例如娶不到媳婦、通電難、沒有便民設施和服務,這些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也難以解決。
所以州縣政府的做法,克服的困難,精準扶貧,將天塹變?yōu)橥ㄍ?,實實在在的為村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一是解決了適齡兒童上學難和上學險的問題,二是交通的改善,讓村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便捷,利于當?shù)卮迕衽c外界的溝通。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扶貧政策和實踐,改變了當?shù)卮迕竦乃枷耄孟敕ㄔO法去富起來。
中公教育專家想告訴各位考生,扶貧是持久戰(zhàn),僅僅靠一條鋼梯的修建是不能得到全面勝利的,它只是個開始,如何讓村民們真正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人均年收入如何提高,村子以糧食作物為主的產(chǎn)業(yè)結構如何轉變,還是需要靠其他政策的扶持和村民的內生動力。比如,通過招商引資,利用懸崖村完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積極發(fā)展旅游行業(yè),走出去的同時可以把人們引進來,支持村民開發(fā)農(nóng)家樂、客棧等。與此同時,可以轉變農(nóng)作物結構,因為路途的通暢,方便了貨物的運輸,將部分糧食作為轉變?yōu)榻?jīng)濟作物,發(fā)展土蜂蜜等特色農(nóng)業(yè)。最后,中公教育專家認為要想從根源脫貧,還需要加大對村民思想意識的轉變,開展技能培訓班、創(chuàng)業(yè)培訓班,將脫貧致富變成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