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讀心中之名文 聽本真之妙曲
【原文】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殘篇斷簡封錮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艷舞湮沒了。學者須掃除外物,直覓本來,才有個真受用。
【譯文】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部好文章,可惜卻被內容不健全的雜亂文章給封閉了;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首美妙的樂曲,可惜卻被一些妖邪的歌聲和艷麗的舞蹈所迷惑了。所以一個有學問的讀書人,必須排除一切外來物欲的引誘,直接用自己的智慧尋求本性,如此才能求得一生受用不盡的真學問。
【解說】養(yǎng)心的目的在于返璞歸真,還我純潔的本性,以給精氣和神志一個存留的場所。養(yǎng)生者在養(yǎng)心之時,要分清哪些因素是傷害心理的外邪,這樣,你便能用合理的方法來抵御它,不使心理受到損傷?,F(xiàn)代醫(yī)學認為,心理的受損,影響著人體各機能的工作秩序,使人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等不能正常運轉。所以,關注于自己內心的本性,并與生命深層的信息進行交流,以便作及時的調整,幫助人體各機能排除干擾的因素,這是認識自我本性的意義所在。一個人在讀書或參加什么活動時,都要作認真的選擇,以預防心理受損,要做到讓生命深層的信息與外界的信息相互交流,而不是將外界的東西強加給心理,以免造成心理壓力。
【例解】讀書與伐輪齊桓公在書房里讀書,遐想時候手握著書卷站在廳堂上。制作車輪的輪人在堂下勞作,他看見齊桓公說:“君主讀的什么書?”齊桓公隨口應道:“圣人之書?!薄斑@個圣人至今還在嗎?”輪人又問道?!耙呀?jīng)故世了。”“噢,如此說來這冊圣人的書有點像酒滓、浮米,已經(jīng)過時了吧!”齊桓公聞言勃然大怒,厲聲斥責:“寡人讀書,伐輪的匠人憑什么妄加評論。你說出道理則罷,不然的話,決不輕易饒恕于你。”輪人卻不驚惶,從容而言:“不錯,我講這話自有道理。就以我制作車輪說吧,制作車輪時不能操之過急,過急,軸、輪難以契入;同時也不能疲沓怠懈,怠懈,軸、輪松動易脫。唯有不快不慢,做在手上,應于心里,方才至精至妙。然而,至精至妙只能默然于心,并非言語可以表達。因為物本有性,性不是教、也不是學而能成?!氨热缥倚睦锼蚓?,沒有辦法可以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沒有辦法從我這里學得精妙的心性。所以我干了幾十年,如今七十多還得操業(yè)制輪。我想君主讀圣人書的道理也同于此;古之事已經(jīng)混滅于古,即有所傳,豈能以古事比較于今天?古已窮盡不返,今事多變,既不適用今天,不就成了糟粕嗎?”齊桓公聞而不知回答,笑笑離開廳堂。讀書也好,養(yǎng)生也好,處理事情也好,都不能流于追求形式,或是困于外在的形式和框框,而應該看到事理,看到事物變化的本質,從事物的內部組織上去著手,你才會獲得豐收。
選定一條路 推倒腐朽墻
命運之神在人賦予你什么命?你能否用豐功偉業(yè)把整個世界轟動也許你注定要獲得絕頂?shù)穆斆?。有益的新思想將由你探明。這首啟蒙智慧的歌曲,是列寧的母親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烏里揚諾娃經(jīng)常唱給他聽的俄羅斯名曲。他的母親讀書很多,擅長外語、文學和音樂,給他唱優(yōu)美的歌曲和講有趣的神話故事,使他受益很深。他的父親伊里奇·尼古拉耶維奇·烏里揚諾夫是一位平民出身的教師,正直善良,性格堅強,曾擔任省國民教育視察員和國民教育總監(jiān)。列寧從他慈祥博學的父母親那里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智慧的啟迪,沒想到他竟光榮地實現(xiàn)了歌謠中的夢想。弗拉基米爾·烏里揚諾夫,即列寧,生于1870年4月22日。當時的俄國正處于沙皇的專制統(tǒng)治之下,政治上反動,經(jīng)濟上落后,思想上保守,毫無民主自由可言。但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列寧從小就明白事業(yè)是一種高尚的東西,一切都要為它而犧牲。上中學后,他勤奮好學,思想活躍,開始接觸到文學作品和政論書籍,甚至還不顧沙皇政府的禁令閱讀禁書。如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怎么辦》,使他產(chǎn)生了民主主義革命思想。從這時起,他還常常跑到伏爾加河碼頭上與工人們聊天,了解到工人的遭遇和痛苦,責問社會為什么這么不公平。有一次校長出了一道作文題:《人民生活美好的原因》,列寧憤憤不平地在作文里寫了國家的君主專制和如何壓迫勞動人民,批判了俄國當時的社會制度。校長看了非常生氣,他把作文本發(fā)給列寧,不滿地指出:“你寫些什么?被壓迫的階級。這和你有什么相干?”這個校長就是后來臨時政治頭子克倫斯基的父親。1887年8月,列寧被喀山大學法律系錄取。就在這年5月8日,他的哥哥亞歷山大·伊里奇因參加謀刺沙皇而被捕并被判處死刑。這深深剌痛了列寧幼小的心靈,他更加痛恨這個黑暗專制的世界。在大學里,他進一步目睹了沙皇政府驅逐進步教授,絞殺革命者,監(jiān)禁和流放一切參加民主團體的學生,委派所謂視察員到學校進行警察式的監(jiān)督等一系列反動政策,更堅定了他起來斗爭的決心。當時,各大學都掀起了反對沙皇反動統(tǒng)治的學潮,列寧是最積極的參加者和鼓動者,很快在大學生中贏得了威望。他在一次集會上,慷慨激昂地發(fā)表了“抗議在大學實行警察制度,抗議沙皇政府迫害大學生”的演講,鼓舞學生們起來斗爭。就在當天晚上,警察逮捕了包括列寧在內的40名學生。當警察局長問列寧:“小伙子,你為什么要造反?要知道在你面前的是一堵墻啊?”列寧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的,不過是一堵朽墻,只要用力一推就會倒塌的。”有名同學問他:“出獄后你打算干什么?”列寧堅定地回答:“我面前只有一條路——進行革命斗爭?!碑敃r年僅17歲的列寧,從此便立下了把自己的一生獻給革命,獻給被壓迫階級解放事業(yè)的遠大志向。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