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學基礎考試大綱
Ⅰ 考查目標
檔案學基礎綜合考試檔案學概論、檔案文獻編纂學等學科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tǒng)掌握上述檔案學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并了解當代檔案學的發(fā)展趨勢。
Ⅱ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
考試內容均源于檔案學概論、檔案編纂學的教材或著作。
四、試卷題型結構
1.簡答題 6小題,每小題15分,共90分
2.論述題 2小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
Ⅲ 考查范圍
一、檔案的概念與檔案現(xiàn)象
(一)檔案的定義與種類
(二)檔案與相關事物的關系
二、檔案的源流
(一)檔案的起源
(二)檔案形態(tài)的演變
三、檔案的價值與作用
(一)檔案的價值與價值形態(tài)
(二)檔案的作用
(三)實現(xiàn)檔案價值的規(guī)律與條件
四、檔案事業(yè)及其構成
(一)檔案工作的內容與基本原則
(二)檔案事業(yè)的管理體制
五、檔案機構
(一)公共檔案館
(二)內部檔案機構
(三)檔案行政機構
(四)新型檔案機構
六、檔案工作的特點、規(guī)律與發(fā)展
(一)檔案工作的特點、地位與作用
(二)檔案工作的發(fā)展規(guī)律
(三)檔案信息化建設
七、檔案法規(guī)與檔案職業(yè)道德
(一)檔案工作法律的概念、本質、特點
(二)檔案法律與檔案行政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的關系
(三)《檔案法》的主要內容
(四) 檔案職業(yè)道德
八、檔案學的學科內容、特點與發(fā)展
(一)檔案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二)檔案學的學科特點與體系
(三)檔案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九、檔案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檔案學理論的發(fā)展趨勢
(一)檔案學基礎理論概述
(二)來源原則
(三)生命周期理論
(四)檔案學理論的發(fā)展趨勢
十、檔案文獻
(一)檔案文獻的概念
(二)檔案文獻信息的特征
十一、檔案文獻編纂學概述
(一)檔案文獻編纂的概念、意義、性質、原則
(二)檔案文獻編纂的作用與基本功能
(三)檔案文獻編纂與著作權保護
十二、編纂選題
(一)編纂選題的意義、依據(jù)、原則
(三)編纂選題的類型
十二、檔案文獻的查找
(一)查找檔案文獻的意義與原則
(二)查找檔案文獻的方法
十三、檔案文獻的挑選
(一)挑選檔案文獻的意義與原則
(二)挑選檔案文獻的基本要求
十四、檔案文獻的編輯
(一)檔案文獻加工概述
(二)檔案文獻轉錄加工、點校加工的概念
十五、信息技術對檔案文獻編纂的影響
(一)傳統(tǒng)檔案模式的改變
(二)檔案編纂信息主流載體的轉變
(三)檔案編纂傳播渠道的開辟
(四)檔案真?zhèn)伪鎰e程度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