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標準范文:人民日報之人民時評2008年全集(下)
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9639 次 日期:2010-03-24 11:57:3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標準范文:人民日報之人民時評2008年全集(下)”,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中國人錢多得花不完么

據報道,剛結束的北京車展“賣豪華車像賣菜”、“中國富豪購買力驚人,花6000萬席卷13輛豪車”。在上海和廣州車展上也有這種情景。一家市場調研機構認為:“中國買主一般喜歡比較大的車,他們有錢?!?/P>

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奢侈品消費成長速度最快的國家。2007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8%。幾乎所有世界頂級品牌都在中國設有分店。雖然許多奢侈品在中國的售價比國外高50%以上,一些人仍趨之若鶩。像不久前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熱銷的日本大米,比在日本國內價格高3倍多,比中國產大米貴25倍多,被稱為“天價”大米。

難道,中國人錢多得花不完么?

非也。中國仍然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目前人均收入排名仍排全球百位之外,相當于美國的1/25、日本的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截至2007年底,有4320萬人年收入在1067元的貧困線之下。一些貧困地區(qū)的農民連孩子上學看病都很困難。尤其是中國各方面的發(fā)展建設和社會保障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哪能稱得上錢多呢?

外國商家把中國當作奢侈品消費的“新天堂”,主要原因是發(fā)達國家的奢侈品市場缺乏增長空間。很多有錢人不再買奢侈品招搖過市,而喜歡做公益回饋社會,愿意樹立個人和企業(yè)形象;國內一些富人則似乎更在乎物質享受。他們住幾千萬元的別墅,乘幾百萬元的汽車,戴百萬元的手表,穿幾十萬元的服裝,以此滿足炫富心理、虛榮心理。有些人寧愿鋪張浪費,花數萬元捧明星,一擲千金豪賭,也不愿扶危濟困,花幾百元做慈善。

也有些人錢來得太容易,揮霍起來不在乎。像通過貪污受賄、偷稅漏稅,靠鉆政策空子、招搖撞騙,違規(guī)開發(fā)國家礦產和土地資源,騙取國有資產等不法手段一夜暴富,獲取的是不義之財,往往揮金如土,為富不仁。

還有些人花公家的錢不心疼。很多高檔消費都是公款消費。像請一頓酒席數萬元,送一條香煙數千元等,這也成為一些人腐化墮落的根源;像一些地方修建豪華辦公樓、豪華廣場等大工程,動輒投資數千萬、數億元。

這種“奢侈風”、“豪華熱”,不僅浪費大量社會財富,而且?guī)碡潏D享樂的風氣,助長一夜暴富的心理,成為滋生犯罪的溫床;尤其是拉大貧富差距,是社會不穩(wěn)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并不很富裕,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中國人的財力無法滿足越來越奢侈的生活,中國的資源無法維系越來越豪華的形象工程。即使將來富裕了,也不能鋪張浪費。先富起來的人,應當樹立取之于社會,回報社會的價值觀,主動投身慈善事業(yè);政府對待公款消費更要嚴格把關,建立資金公開透明的運行機制,把公共財政用在更急需的地方。


跨海大橋這面鏡子,照出了什么

實行了9年的“五一”黃金周,今年縮水成“小長假”。許多著名景點的人流和商業(yè)收入,似乎都少了點“井噴”的興奮。然而,剛剛通車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是個例外。

“五一”期間,杭州灣大橋因車輛擁擠、險情頻出而引人關注。擁擠,不光是因為開通第一天車流量就接近設計飽和量,更因為開車人不顧“橋上嚴禁停車觀光”的規(guī)定,紛紛放慢通行速度,不時變道,以便領略跨海大橋風光。緊急停車帶成了觀光、拍照臨時停車場,有人抱著孩子爬護欄,有人對著大?!胺奖恪?,有人亂扔垃圾……

跨海大橋這面鏡子,照出了一些游客的文明素質差、缺少公德心。凡此種種陋習,這些年來一直飽受詬病。那么,我們該如何因勢利導,盡可能地減少不文明現象呢?有沒有比指責更見效的辦法,比如,能不能從硬件設施和軟件設計上減少“不文明”、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的幾率?

杭州灣跨海大橋這面鏡子,是否還照出別的一些什么?此橋的設計建造,在長三角地區(qū)一直是牽動人心的大事。對于滬浙兩地政府和企業(yè),它或有諸多經濟上的重大意義,但對普通百姓,更多記住的是報道中那36公里的海中壯景。大橋選在“五一”開通,自然被視為新的旅游觀光去處。如此背景,一紙“規(guī)定”和“嚴禁”,恐怕很難奏效??纯茨切幙杀豢鄯?、罰款,也要留下紀念性一刻的游人,只能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一座從設計到建造克服了眾多技術性難題、創(chuàng)下許多“世界第一”的宏偉工程,能不能在開通之際想得更周到、更具有人文情懷呢?

比如,讓海中觀景平臺與大橋通車同步使用;在開通時充分考慮到人們對大橋的情感需求,臨時規(guī)劃“停車場”和“觀光臺”……

只有“禁止”似乎是不夠的。不久前,上海剛剛拆除了位于延安東路外灘的一處高架上行匝道。這一原本為疏導車流而建的匝道,因能一眼盡收黃浦江兩岸美景,而被人稱為“亞洲第一彎”,盡管有諸多交警嚴管、提醒,人們仍將這里當成“觀光勝地”,不惜放慢車速,結果導致整條道路的擁堵。最終,有關部門只能痛下決心,拆了匝道,還景于更多的觀光步行者。如果在設計之初,更多考慮到人們的審美需求,原本可以避免這樣的折騰。

如今,中國大地上有眾多宏偉壯觀的重大工程,不斷刷新著各種紀錄。然而,有些標志性工程亮相后,我們總是惋惜地發(fā)現,它們似乎缺少了些什么――有的開闊無蔭蔽的廣場,找不到垃圾箱,尚未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人們難以做到為扔廢棄物多費腿腳;新建成的現代化航站樓,沒有考慮到候客的出租車司機也需要吃飯和方便;城市道路指示牌,為了與國際接軌只用編號,沒想過“不太國際”的老百姓看不懂……

在粗制濫造工程比比皆是的年代里,“以人為本”只是一句口號。然而今天,在每一件工程的設計建造和管理中,注入人文關懷,才是一座建筑、一個工程能夠獲得成功、臻于完美的關鍵。盡管這些細節(jié)不像宏偉的工程外形那樣壯觀,卻更溫暖人心,也更能悄悄塑造人們的良好行為習慣……


敬禮!向阜陽劉曉琳

連日來,安徽阜陽“EV71”疫情牽動人心……最新消息說,到5月5日24時,阜陽腸道病毒感染病例新增433例,病例總數已達4929例,但死亡人數已連續(xù)5天未上升。聽到這個消息,疫情最早發(fā)現者和上報者、阜陽市人民醫(yī)院兒科醫(yī)生劉曉琳,其因搶救“EV71”患兒而疲憊的身心應該有所寬慰吧。

因為劉曉琳的發(fā)現,衛(wèi)生部及時部署,全國各地積極應對,構筑起“EV71”疫情防御體系。我們無法統(tǒng)計,有多少孩子因為劉曉琳的負責和堅守而得到及時救治;也無法估算,到底有多少家庭因為劉曉琳的敏銳和果敢而遠離疫情、幸福平安。就像當地人所稱頌的那樣,劉曉琳是阜陽的“鐘南山”,她之于這個社會的意義,已遠遠不是其所挽救的生命數字可以衡量。

是的,許多發(fā)現都伴著某些機緣巧合。但是,總是那些懷有某種信念的人,能夠抓住機遇,撥開層層迷霧。就像第一個揭開劣質奶粉事件黑幕那樣,是對生命的愛和尊重,對責任的擔當,對職業(yè)操守的堅持,讓劉曉琳在一次尋常的交接班,一次尋常的病例對比和追問中,及時發(fā)現疫情,開啟了拯救生命的大幕。

敬禮!向劉曉琳。因為,我們太需要學習如何尊重生命。

在看多了一些醫(yī)生的冷漠表情之后,有什么,比一聲“不忍一個個花朵般的孩子痛苦死去”的嘆息,更令人動容?有什么,比一句“還有什么風險和壓力能與孩子的生命相提并論”的樸實話語,更令人寬慰?這意味著,她會多追問一聲患者的感受,多看一次臨床記錄,多做一次相同病例的比較,多查一些相關疾病分析資料;這意味著,她會極力尋找病因,努力尋求最佳治療方案。

敬禮!向劉曉琳。因為,我們太需要學習如何忠于職守。

在收受手術“紅包”成為一些醫(yī)生潛規(guī)則的今天,有什么,比“自己出錢讓吃了劣質奶粉的患者去檢驗奶粉”的舉動,更令人驚奇?有什么,比“癌癥手術4個月后就上崗并堅持上夜班”的行動,更令人欽佩?這意味著,她會將身心真正交付于這份職業(yè);這意味著,她絕不會在危重病情發(fā)生時退縮,更不會因個人職務、權力等私利,而置患者利益于不顧。

敬禮!向劉曉琳。因為,我們太需要學習如何面對問題。

當一些人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時候,有什么,比為盡快準確上報疫情,忙碌一夜,準備詳盡的臨床資料,更令人明白什么叫實事求是?

劉曉琳也的確贏得了她應得的尊敬。

報道說,在衛(wèi)生部組織的“EV71”疫情防治中,劉曉琳的觀點和看法有著很重的分量。在阜陽的衛(wèi)生部專家組討論病例得出結果后,一定會征求劉曉琳的意見,對外的材料,也要先讓劉曉琳看看,沒問題后才正式對外發(fā)布。

相信專家組的態(tài)度不僅僅是出于對劉曉琳臨床經驗的信任,還有對這樣一個普通兒科醫(yī)生的敬意。

愿更多劉曉琳們出現,他們,將令這個社會更安全。


信息公開,還需再拆“玻璃門”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施行沒兩天,某縣5位市民就狀告縣政府沒有公開一家企業(yè)改制的相關調查報告。不過,法院未受理此案。

縣政府為何“不予公開”?據說,是認為“不屬于信息公開范圍”。法院為何不受理?據稱,“涉及企業(yè)改制問題,不屬于行政訴訟范圍”。幾位市民為何偏要“繼續(xù)告”?因為他們堅持,依據新條例,這就是應該公開的信息。

政府公開信息,有主動,也有依申請公開,甚至還有不予公開,都屬正常。但這起訴訟的背后,也暴露出信息公開的有效性遭遇挑戰(zhàn),難以躲避一道道無形的“玻璃門”。

“玻璃門”是什么?表面看,是對信息公開的理解,政府與公眾差距頗大。深層次分析,是信息公開的程度,最終仍取決于政府的意愿。

按說,《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是給政府立規(guī)矩的,“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說得很清楚。但實際卻不然。

此一案例中,法院“難以受理”,已讓這種尷尬凸顯。退一步說,即使受理又如何呢?此前,國內不少省市率先制定地方性信息公開條例,“民告官”多次出現,但多以敗訴告終――不是說,“民”一定要贏了“官”,才是民主政治的進步。但是,現有法律體制下,涉及判定信息能否公開,確實給惰政留下不少“例外”空間。

比如,某地計劃調整、淘汰一批劣勢企業(yè)和劣質產品,消息見報,市民申請政府部門公開淘汰企業(yè)名單,遭拒。于是狀告政府,終審判市民敗訴。理由是:寫有該名單的政府文件,定為“秘密”級,政府依法不予公開。

從行政程序與司法程序來說,該案無可挑剔。問題在于:這類信息是不是真該保密?如果一個“秘密”,就可以為不想公開的信息撐起“保護傘”,那么,倘有部門利用手中的“定密權”,對不愿公開的信息自行設限,誰來監(jiān)管呢?

遺憾的是,目前的法律對此無能為力。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除了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商業(yè)秘密以外的政府信息,原則上都應向社會公開。但上述三種秘密,尚缺乏法律上的剛性界定――“玻璃門”赫然出現。

雖然《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對“商業(yè)秘密”有過定義,但“商業(yè)秘密”也經常被隨意打扮――當社會輿論一再強烈要求公布商品房社會成本價時,很多地方政府部門,正是以“商業(yè)秘密”為由,置之不理。

政府敢給自己定規(guī)矩,讓公眾監(jiān)督,勇氣可嘉。但是,缺少對信息公開的剛性界定,在現實中就難免遭遇尷尬。其實,國外的立法經驗早表明,政府信息公開作為國家的一項基本行政制度,應當以法律的形式來規(guī)定。

只有對信息公開在法律層面有更高的效力,對不予公開的范圍有剛性的界定,才能徹底拆除“玻璃門”,推進“陽光行政”,而這,也是對政府部門的一種制度關愛。

更多信息請查看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526150442(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